科技引领时代,智慧改变生活。与全球安防行业走过四十好几载一般,2022的深圳。也走过了属于它辉煌的四十几年城市发展历程。期间这座魅力之都发生了多次的城市蜕变,从一个边陲小渔村发展成人口过千万的国际大都市,从一个互不相连的信息孤岛成为物物互联的信息中心。深圳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精彩缩影,同时深圳也在抒写中国智能交通建设新的篇章。
智能交通建设意义是以提高城市交通管理、运输服务以及类似于停车等与民生相关的建设项。深圳智能交通,一直处在全国建设的最前沿,也开启了拓荒牛般的技术探索。敢为人先的深圳早在1997年就建设中国第一个电子警察,宣告了全国交警非现场执法时代的到来;1998年全国第一个视频执法在深圳上线,交通执法第一次实现了立体式覆盖;2001年中国第一台车牌识别在深圳诞生,非现场执法从路口走向路段,执法管控场景更为丰富;2017年深圳开启了刷脸执法试点,实现从查处“车”到“人、车”并重;2018年开启视频智能执法试点;2020年,5G在深圳福田区率先进行车路协同试点与探索,比如华为在福田中心区4平方公里的区域里面,装了几十套车路协同设。
深圳交通大脑的建设效果明显。深圳人口目前突破两千万,深圳面积不足两千万平方公里,道路里程数只有6400公里,每公里的车辆密度是超过500辆,是全国第一。深圳每天的过车图片四千多万张,每天采集280多万部车在路面行驶的轨迹,所有图片送到交通大脑,包括传统治安的卡口、停车场的数据等,都融合到大脑当中,由后台大脑统一计算和分析。市民们可以切实感受到这两年深圳对于路面上安全生产的执法力度加大,不系安全带、开车打手机,这些基本上在后台都可以做到秒级响应。
深圳智能交通依托大脑开始了数据应用的提升,从多年以前的交通业务数据化发展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和方案将一切数据业务化,用数据驱动智能交通产业、驱动深圳的交警业务。简单理解就是深圳交通数据的新方式是自上而下主动推送数据,面对主动式警务。比如:深圳市政府周围4平方公里,建设1400多盏智慧路灯杆,可以采集详细车和人的信息。采集信息之后和通过模型或者仿真预测推算出来的数据进行对比,一直对比到反过来利用机器学习优化参数,使算出来的结果和最终观测出来的结果基本一致。
这种数据驱动业务的新方式,可以将运行参数、所有各种配置方案都可以都在交通大脑里进行自动优化,而不是靠人弄一两百个方案进行优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核心技术融合后的交通大脑,深圳在交管方面又领先一步。